beat3652022年8月6日電(通訊員 胡雯 姜愛娜)8月5日,為助力我國“力争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重大戰略目标,推進綠色發展,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批準和前期籌備,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主辦,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承辦,中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聯盟協辦的“碳達峰 碳中和”與生态文明建設論壇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年會在西安成功舉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理事長賀克斌,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黨委書記兼院長馮起院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監事長孫維傑,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黃廷林,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秘書長溫宗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院長盧金鎖,南開大學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長徐鶴等出席會議。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近100個單位的150位代表現場參會,超過130萬人次通過央視頻在線上觀看直播。
論壇開幕式由溫宗國開場并主持。他介紹了本次論壇的參會嘉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的工作情況,對分會及會員單位、社會各界對分會的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分會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繼續為社會提供服務,為生态文明建設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溫宗國開場并主持
賀克斌、黃廷林、孫維傑分别緻辭,對各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論壇表示誠摯歡迎,介紹了論壇背景、主題和組織過程,鼓勵與會代表積極展開交流與合作。
賀克斌指出,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污染已成為近年來聯合國全球系統特别關注的三件大事。他希望以本次年會為契機,使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的工作進一步與“雙碳”目标相結合,促進國内外學術交流,聯合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邀請低碳零碳領域專家和學者,共同讨論碳中和學術前沿、技術創新和戰略思想,推動碳中和領域科技進步,為國家生态文明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賀克斌緻辭
黃廷林從西部發展的角度,闡述了“雙碳”目标提出和實施的重要性。他表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作為此次論壇的承辦方,将重點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希望本次論壇能摩擦出新的火花,碰撞出新的思想,創造新的機遇,謀成新的合作。

黃廷林緻辭
孫維傑提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本次論壇彙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家一起探讨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态文明建設,适逢其時、意義重大。他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各位專家學者深謀遠慮獻妙策,集思廣益謀發展,為雙碳目标實現和生态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孫維傑緻辭
會議主旨報告部分由徐鶴主持。圍繞“碳達峰 碳中和與生态文明建設”這一主題,杜祥琬、賀克斌、馮起、朱黎陽、盧金鎖分别作主旨報告。
杜祥琬在題為“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的主旨報告中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順應綠色發展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要實現雙碳目标,目前仍存在産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綜合效率偏低等問題。為實現雙碳目标,他提出了節約提效優先戰略、能源安全戰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戰略、再電氣化戰略、資源循環利用戰略、固碳戰略、數字化戰略和國際合作戰略等八大戰略,并表示要進一步建立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機制,建立健全減污降碳統籌融合戰略和規劃政策,完善碳交易制度,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杜祥琬作主旨報告
賀克斌在題為“雙碳行動與綠色高質量發展”主旨報告中,重點探讨了将雙碳目标納入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意義、緊迫性和應對措施。他指出,未來碳減排可選路徑包括資源增效減碳、能源結構降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态系統固碳以及市場機制融碳等,要從技術措施和市場機制兩個角度來解釋碳減排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賀克斌作主旨報告
馮起以“寒區旱區碳循環研究進展”為題,重點針對寒區旱區碳源碳彙情況、我國實現雙碳目标面臨的形勢,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碳減排挑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并從西北地區雙碳工作的碳排放端、發電端、固碳端三個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建議對西北地區建立整體規劃體系,從而穩定西北地區碳彙,為全國生态固碳作出貢獻。

馮起作主旨報告
朱黎陽以“循環經濟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重點探讨了循環經濟助力碳減排的原理和效果。他指出,目前,我國已形成普遍共識,即循環經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從而平衡發展和減排的關系。他表示,循環經濟助力碳減排主要體現為材料替代、流程優化、燃料替代、能效提升和産品循環等5項降碳原理,建議在産業園區、“兩高”行業以及消費領域等三個重點領域,在推進産業園區循環化發展、加強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和大力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等四個主攻方向發力,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為雙碳目标實現作出貢獻。

朱黎陽作主旨報告
盧金鎖在題為“城鎮排水系統碳減排策略”的主旨報告中,分析了城鎮污水系統碳排放概況、污水系統碳減排路徑,指出排水行業是十大碳排放行業之一。他提出,污水處理廠是一個集中的碳排放點,具有将排放的碳源轉變成能源後集中回收和利用的可能;初步研究表明,管網中減碳的核心是生物作用,藻類可以降低甲烷的排放;污水管網未來或将成為能源和資源碳源的輸送源。他表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正在開展相關研究,希望通過城鎮排水系統的碳減排促進我國雙碳目标的實現。

盧金鎖作主旨報告

徐鶴主持主旨報告部分
在為期一天的報告中,除主論壇以外,大會還設有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院院長圓桌論壇、“貫徹新發展理念 助推碳達峰碳中和”論壇等兩個分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态文明建設展開了熱烈讨論。

會議現場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于2019年由beat365牽頭并聯合其他高校共同發起成立,秘書處設在beat365,是從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和實踐的全國性、專業性、非營利性學術團體,旨在深入推進生态文明理論體系構建,加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本次論壇總結了碳達峰與碳中和以及生态文明建設與教育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繪制了雙碳路徑藍圖,探讨了雙碳目标下的人才培養問題,為雙碳政策下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在“雙碳”主題與生态文明建設領域增強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的影響力,有效促進了環境生态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合作。
供稿: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