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21年12月22日電(通訊員 黃守斌 羅莉濤)12月16日-17日,beat365參與的“十三五水專項”項目“白洋澱與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區)水生态環境整治與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8ZX07110)”順利通過由生态環境部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在北京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beat365高級工程師黃守斌和羅莉濤分别承擔了“容東高标準污水處理廠工藝技術研究與示範”和“大清河下遊陸源污染控制及水質保障技術研究”2項子課題研究任務。
本次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議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生态環境部科技與财務司、水專項管理辦公室、河北省水專項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新區水辦負責同志,水專項總體組專家,相關标志性成果責任專家,技術、财務和檔案專家,項目承擔單位負責人、課題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專家組查驗了綜合績效評價材料,聽取了相關負責人的彙報,觀看了課題實施成效視頻,聽取了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對課題組織管理、工程示範第三方評估、用戶代表對工程示範應用情況的全面介紹,經現場質詢和讨論,專家組一緻同意課題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項目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澱修複好、保護好”指示精神,基于白洋澱生态功能定位和白洋澱-大清河生态廊道構建的科技需求,剖析流域污染現狀,摸清白洋澱重點問題,立足澱内外,着眼上下遊,形成系統治理和協同治理格局,突破了生态需水核算、水資源優化調配、梯級近自然濕地水質淨化、精準生态清淤、水動力提升、生态廊道構建等技術瓶頸,通過貫通一條廊道、修複一片澱泊,推動澱區水質逐年向好,有效支撐白洋澱水質穩定保持在Ⅲ-Ⅳ類的規劃目标。
在“容東高标準污水處理廠工藝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研究中,課題組形成了“新區高排放标準城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集成技術”1套、“耦合厭缺氧MBBR的A2O複合深度脫氮工藝”關鍵技術1項、“基于膜技術的再生水處理工藝”支撐技術1項,申請發明專利1項,編制《高排放标準污水處理廠排放标準》(建議稿)1份、《高排放标準污水處理廠工藝技術方案》1份。所研發的關鍵技術在“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進行了規模20000 m3/d的示範應用,出水水質達到河北省《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準》(DB13/2795-2018)限值。研究成果支撐了雄安核心區生活污水處理高排放标準的要求,支撐了雄安新區高水平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研究成果為雄安新區高排放标準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及生态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課題容東再生水廠示範工程及中試基地
在“大清河下遊陸源污染控制及水質保障技術研究”子課題研究中,課題組形成“大清河下遊陸源污染控制多級屏障技術”1項、“大型人工濕地工程設計與運行優化技術”1項,提出了《大清河下遊台頭斷面水質功能達标的區域污染削減方案》并被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環境保護局采納。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4項,其中獲得授權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學術論文5篇;培養碩博研究生3人。研究成果支撐實現了國控台頭斷面COD、NH3-N、TP等主要污染物穩定達到Ⅴ類标準,為雄安新區的建設及生态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課題大清河下遊治理效果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