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21年12月10日電(通訊員 張麗萍)12月2日-3日,由beat365牽頭承擔的“十三五”水專項“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區廊坊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與綜合示範(2018ZX07105)”項目順利通過由生态環境部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在北京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
“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區廊坊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與綜合示範”項目是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區域綜合調控重點示範”版塊在河北省廊坊市部署的重點項目,于2018年1月啟動,由beat365牽頭承擔,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控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利禾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科技咨詢中心等9家單位的200多名科研人員共同參與。
該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議由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徐成處長主持,綜合績效評估專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水專項河北省項目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項目骨幹成員、工程示範用戶代表等參加了會議。專家組查驗了綜合績效評價材料,聽取了項目負責人beat365張鴻濤副教授的彙報,觀看了項目實施成效視頻,聽取了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對項目組織管理、河北省水專項辦公室對工程示範第三方評估、廊坊市安次區水利局等對工程示範應用情況的介紹,經質詢和讨論,專家組一緻同意項目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該項目針對廊坊地區水資源匮乏、水環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問題,以“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環境質量提升、水生态功能恢複”為總體思路,開展了一系列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和工程示範,形成了區域水網構建及水質水量統籌調控、再生水補給型環城水系水質保障與景觀構建、濕地生态系統重構及河灘地水質淨化與儲存等4項成套技術,以及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與水質保障、城市污水處理廠精細化智能運行、多級複合濕地水質淨化等5項關鍵技術;編制了《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調控方案》《基于鹭科鳥類生境保護的東張務濕地候鳥保護分區方案》等5項方案;形成了《北方人工濕地建設和運營維護管理模式指南》、河北省《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技術規範(DB 13/T 5184—2020)》、《廊坊綜合示範區水生态環境提升系統化解決方案》、《北方大型人工濕地工法與營造》等多項技術成果;完成了“區域水網多功能單元水質水量聯合調度平台”1項,“污水處理廠精細化智能運行”“廊坊環城水系景觀構建、水生态重構及水質維持”“老龍河及龍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3項示範工程。專家組對項目成果予以高度評價,認為項目完成了合同任務書規定的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标,達到了預期目标,研究成果支撐了“京津冀區域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成套技術綜合調控示範”标志性成果,龍河人工濕地示範工程作為“京津冀大型濕地水質提升、生态修複成套技術”的典型案例編入報告,有效支撐了水專項“水環境管理模式創新”“超淨排放技術體系”“永定河生态廊道構建”3項二級标志性成果。
該項目的實施為廊坊地區實現區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調度,創建城市水系水質淨化、水景觀與水生态相融合的綠色生态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永定河廊坊段綠色生态廊道構建、北方大型人工濕地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廊坊市加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污水處理廠精細化智能運行、多級複合濕地水質淨化等技術成果已在其他地區推廣應用,産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綜合績效評價會議現場

項目負責人張鴻濤進行項目實施情況彙報

龍河人工濕地示範工程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