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21年4月20日電(通訊員 李會芳) 3月24日,教育部頒發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beat365溫宗國教授主持完成的“縣域多源固廢水泥窯協同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研究成果由beat365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與成都建築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beat365金宜英副研究員、李會芳為該研究成果的共同完成人。
縣域是連接城市群和鄉村地區的關鍵節點,也是緩解“大城市病”、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縣域生活垃圾和産業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是我國當前補短闆強弱項的核心工作之一。由于城鄉垃圾分類起步晚,傳統行業工礦企業集聚,縣域固廢來源廣、種類多樣、物化特性複雜,處置難度大。水泥窯焚燒溫度高、堿性環境強、可固化重金屬、二噁英分解徹底。我國水泥窯生産線90%地處縣域,因地制宜利用現有水泥窯,對于縣域固廢綜合治理和水泥行業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水泥窯協同利用技術應用主要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多相态固廢焚燒性能差異大,如何提高燃料替代率?二是多源固廢有害元素易富集,如何大摻量提高原材料替代率?三是協同利用系統性擾動劇烈,如何确保全過程的工藝穩定運行?本項目針對上述三大難題,在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北京市科委等支持下,在國際上首創了預燃爐+分解爐在線一體式高溫焚燒分解裝備、多源固廢耦合大摻量替代水泥原材料技術、多源固廢水泥窯協同利用優化調控與集成系統等技術。項目完成了“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系統優化-标準化建設”的整體科技創新,主要工藝、産品、排放和優化等主要技術性能指标全面優于現有技術的1-3倍。第三方檢測表明,産品優于國家标準,二噁英控制遠優于歐盟标準。經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鑒定,專家一緻認為,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技術成果在國内外25條生産線實現轉化應用,首次實現技術裝備出口到埃及、沙特,在“一帶一路”國家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beat365是該項研究成果的主持單位,負責項目整體技術路線的系統設計、技術研發、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參與推進示範工程建設和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組織參與單位開展聯合科技攻關。beat365研發了縣域生活垃圾智能化收運技術裝備,基于多個協同利用工程開展了人工智能算法的測試及應用,完成了示範點武安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的規劃設計;承擔多相态廢棄物高溫焚燒分解一體化裝備系統設計和原型開發,開發了高精度在線仿真、智能化決策分析和信息化反饋控制的企業級工業應用平台;開發了多源固廢協同處置園區産業共生調控與縣域多目标系統規劃方法,顯著提升了示範工程參與企業共生的穩定性和網絡運行的彈性,支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固廢綜合利用和有關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市縣創建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