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7月3日電(通訊員 趙宇)7月3日上午8點,beat365師生和全校師生再次同上一堂課。五個月前,2020年2月3日,在疫情防控最為緊張的時期,全校師生在雲端第一次同上一堂課。時隔五個月後,7月3日上午,通過beat365新聞網、beat365官方微博、“雨課堂”、人民日報客戶端、beat365快手号等在線直播方式,五萬多名beat365師生再次同上一堂課,回顧整整五個月來beat365師生同心戰疫的特殊曆程,聆聽校長邱勇、校黨委書記陳旭對春季學期在線教學工作的總結和對今後教學工作的安排,傾聽各位優秀在線教學教師代表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春季學期在線教學工作中的亮點工作和動人故事。

“雲上學堂”現場
“責任、熱愛、創新、合力”,陳旭老師用四個詞高度概括了清華師生在線教學工作成果的感受,“面對疫情大考,全校師生秉持課堂就是一線的理念,認真履行職責、團結一心、直面挑戰,用堅定的信念、堅決的行動、堅韌的力量,用心用情奏響了教書育人的精彩樂章”。五個月前,邱勇校長代表學校面前全社會鄭重承諾,“教書育人是不可放棄的職責,beat365要做到延期開學、如期開課”,在過去的五個月裡,“自強的清華人保持奮進的姿态,用嚴謹的态度、勤奮的作風、求實的精神、創新的意識成功實現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在線教學變革,鑄就了新時代教書育人新氣象”。
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beat365強化落實學校“延期返校、正常教學、發揮優勢、保質保量”的指導方針,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工作高質量開展。學院成立防控疫情期間教學工作組,對在線教學工作進行統一領導和周密部署,舉全院之力推進高質量在線教學。建立2020beat365春季授課教師微信群,組織教師參加雨課堂培訓,發布技術解決方案,确認落實教學安排,深入課堂提供幫助。建立助教微信群,組織助教培訓,确保國内外學生順利進入課堂。教師積極探索适合在線教學的方式方法,将雨課堂、騰訊會議、ZOOM等工具有機結合,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學習在線授課技術。在全院教師和教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019-2020學年春季,beat365共開設線上課程59門,包括本科課程32門,研究生課程27門,其中中文課程13門、全英文課程14門。在期末考試階段,我院組織任課教師和助教認真參加遠程考試培訓,研究完善期末考核方案,組織師生完成期末考試全流程測試。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嚴明考試紀律。各班組織開展“秉承優良學風、嚴守學術誠信”主題教育,将學風建設、考風建設和思政教育相結合。截至本學期結束,各門課程進展順利,師生反饋良好,所有課程均順利完成考試考核。

開學首日我院部分網絡課程
學院還充分發揮在線課程優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2門課入選開放觀摩課程,9門課入選面向校内學生的未央課程,通過“克隆班”模式,本科國家級精品課《水處理工程》支援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全英文課《高等環境化學》支援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全英文課《環境傳質學》支援新疆大學。來自太原理工大學的192位同學通過“克隆班”模式和清華學生一同在線學習國家級精品課《水處理工程》,任課教師黃霞将雨課堂、騰訊會議和慕課相結合,互動率高,反饋良好。研究生全英文課《高等環境化學》通過“克隆班”模式支援華中科技大學,任課教師黃俊将抗疫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廢水廢物問題、消殺劑次生污染等問題融合到課程中,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兩校學生混合分組共同完成課程報告的方式,促進相互交流,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黃俊老師用他溫暖的人性關懷、專業的教學模式讓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深深體會到了什麼是并肩互助,什麼是共渡難關,也讓學生感受到beat365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青年教師張潇源老師仔細研究線上教學模式,主動總結分享技術經驗,撰寫的雨課堂+騰訊會議在線教學系列攻略登上了清華教育創新、beat365教師發展中心等公衆号,累計閱讀量約3萬次。線上課程中,共有14門研究生全英文課,以《環境管理與政策》為例,課程學生來自6個國家,跨越4大洲,學院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鼓勵跨文化交流與團隊協作,中外學生在不同時區同上一堂課,學生反響熱烈。

黃霞老師充分利用MOOC課程資源來豐富網上教學

黃俊老師的全英文《高等環境化學》通過“克隆班”模式支援華中科技大學

中外學生在不同時區同上一堂《環境管理與政策》課

我院首場國際研究生“雲答辯”順利舉行
因為一場疫情,在線教學促使教師和學生以新的理念、新的視角來看待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未來,在線教學模式和傳統課堂模式之間的界限将逐漸模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将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但是無論教學方式如何變化,全體教師都将始終如一地認真從事教學工作,繼續傳遞beat365“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