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實現污水低耗高效脫氮除磷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第6期順利舉行

beat3656月9日電(通訊員 陳卓、楊春麗)6月6日上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辦、、beat365等9所高校承辦的“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第6期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彭永臻作了題為“AAO+BAF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強化主流城市污水深度脫氮中試”的學術報告。beat365教授、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任胡洪營主持了論壇。國内外高校師生、水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等4000多人在網絡會議室或通過觀看直播的方式參加了會議,參會人員分布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

參會人員地區分布

彭永臻院士指出雖然我國污水處理效率不斷提高,但是由于總氮超标排放等導緻的水體污染依然嚴峻,富營養化問題突出。生物脫氮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能耗碳耗高等突出問題。

彭院士系統闡述了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節省能源、碳源、曝氣量等優勢,并指出由于城市污水存在氮素濃度低、溫度不穩定、水量大且菌種富集慢等難點,實現短程硝化十分困難,因此研究短程厭氧反硝化十分必要。彭院士詳細介紹了厭氧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工藝的特點,以中試規模的AAO+BAF工藝為例,詳細介紹該工藝的基本構成、設計參數和運行效果,強調了其高效穩定的脫氮除磷效果以及節省能耗的優勢。中試結果表明,AAO+BAF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工藝具有總好氧曝氣時間短、BAF反沖洗周期長、無需外加碳源等優點,可對低C/N比城市污水實現同步脫氮除磷,可望成為城市污水處理廠實現厭氧氨氧化的有效途徑。彭院士指出,随着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的推進,公衆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此工藝具有廣闊的工程化應用前景。

彭永臻院士作報告

報告結束後,彭永臻院士與參會師生進行了交流。針對參會者提出的關于反硝化聚磷菌篩選富集的問題,他強調在AAO-BAF系統中反硝化聚磷菌無需篩選富集、是自然産生的。圍繞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混合的問題,他表示兩種廢水混合可以實現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但其效果取決于工業廢水的水質和比例。

胡洪營代表專業委員會總結了本期論壇的開展情況。他表示,彭老師及其研究團隊在國内外首次提出厭氧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新工藝,并開展了持續的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研究,實現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的完美結合,引領了該方向的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胡洪營對承辦和協辦單位、知網在線教學平台的組織、保障工作表示了感謝。

水與發展縱論自成立以來,錢易院士、王曉昌教授、王金南院士、夏軍院士、郝吉明院士、王浩院士和彭永臻院士等七位專家的報告為水環境領域提供了思想盛宴,得到國内外專家學者和高校師生的廣泛關注。

參與本次論壇的我院博士後陳根強表示:“非常有幸,通過WaterTalk聽到彭永臻院士有關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強化城市污水深度脫氮的精彩報告。彭院士的報告讓我明晰了将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技術應用于主流城市污水處理的關鍵技術要點。我對于相關反應中的菌群、生物膜結構等非常感興趣。彭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使我深受啟發。感謝WaterTalk提供的寶貴學習機會,希望WaterTalk越辦越好!”。

參與本次論壇的我院碩士生牙柳丁表示:“彭院士從AAO+BAF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原理、小試和中試運行、實際工程案例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的剖析,使我進一步學習了污水深度脫氮領域最新前沿技術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感謝彭院士的精彩講解和WaterTalk組委會的辛苦組織,期待下一期WaterTalk的報告内容!”。

 beat365師生參會

“水與發展縱論”是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辦的公益性學術報告論壇,目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探讨水與社會經濟發展、水與生态環境相互關系的平台,為促進環境學科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論壇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聆聽資深專家報告、和專家進行交流的機會,以開闊視野、激發思考,充實生活。

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下屬分支機構,成立于2015年。該專業委員會秉承“善水循環、尚法自然”理念,緻力于促進水環境領域理論、技術、工程、标準和管理研究與創新發展,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育、科普與宣傳教育等公益活動,為水回用事業的健康發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專業委員會定期舉辦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ChinaWTR)、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亞洲水回用研讨會(AsiaSWR)、ISO水回用國際标準研讨會等高水平學術活動,主辦Water Cycle國際學術期刊。

第四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将于2020年7月31日-8月2日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行,歡迎大家積極參與。

報名網址:http://2020.reclaimedwater.net/

報名郵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Water Cycle投稿鍊接: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