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10月27日電(通訊員 趙雪皓)10月22日上午,台灣國立beat365化學系教授淩永健應邀作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00期,作了題為《石墨烯新穎材料的制備和應用及食用油事件面面觀》的學術報告。beat365環境化學教研所餘剛教授主持此次沙龍。
報告中,淩教授首先介紹了石墨烯的研究現狀和制備方法,及其在環境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石墨烯是目前已測得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在環境領域,可以對石墨烯進行修飾,引入磁性,用于提取污染物質中的重金屬等;在生物醫學領域,使用石墨烯電晶體單液滴式方法可以快速檢測食源性細菌,能夠十分高效地處理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石墨烯作為優質的新穎材料設計平台,今後可以開發出更多功能性應用。
随後,淩教授以台灣地區“抵制頂新”運動為例向,大家介紹了台灣近兩年發生的食用油事件,從學術研究和消費者的角度,解讀了當今社會的食品安全問題。最後,淩教授還從實際生活出發,向同學們介紹了鑒别劣質油、黑心油的具體方法,以及選購和使用食用油的注意事項。

圖為淩永健教授作報告 趙雪皓 攝
淩永健教授現任亞洲暨大洋洲之綠色和永續化學網絡國際指導委員、二次離子質譜術國際指導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化學、綠色化學。
編輯 高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