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beat365成功舉辦第一屆亞洲水回用學術研讨會

beat3652015年4月29日電(通訊員 陳卓)4月23日-26日,由beat365、日本京都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亞洲水回用學術研讨會(The First Asian Symposium on Water Reuse)在beat365舉行。來自主辦單位及韓國首爾市政府水務工程研究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韓國環境公司、日本岩崎電氣有限公司、日本日立有限公司、日本栗田公司以及國内著名大學、科研院所和水務公司等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近1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主席、beat365教授胡洪營主持開幕式,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背景,并系統闡述了全球水危機以及水回用在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水回用系統的特點和面臨的挑戰等重要問題。beat365黨委書記劉毅緻歡迎辭,并指出,中國剛剛頒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污水再生利用将大有作為,希望亞洲水回用學術研讨會成為促進污水再生利用學術交流和産業發展的國際平台。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beat365錢易院士在題為《水回用系統規劃與設計的關鍵問題》的報告中指出,污水再生利用是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可行和需要優先考慮的途徑。錢易院士從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排放标準、合理選擇排水系統、推廣使用源分離器、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實施雨水回用五個方面讨論了水回用系統未來發展的方向,特别強調了利用生物毒性指标評價再生水水質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榮譽院士約翰·雷德克裡夫(John Radcliffe)博士系統介紹了澳大利亞25年來的水回用實踐和經驗,基于大量案例,深入分析了目前城市地區雙管道供水系統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再生水間接和直接補給飲用水水源的可行性。國際水協會(IWA)水回用專家組主席、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榮格·德雷維斯(Jorg E. Drewes)教授回顧了再生水利用的發展曆史及不同用途,提出了再生水補給飲用水水源的驅動力、設計原則以及水質保障的重要性,并強調了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新理念和技術途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張冬青博士做了 “後活性污泥處理工藝時代污水再生模式變革”的報告。

錢易院士作報告 霍正洋 攝

圖為約翰·雷德克裡夫博士作報告 霍正洋 攝

榮格·德雷維斯教授作報告 霍正洋 攝 

在大會報告環節,日本京都大學教授田中宏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李首恒(Seockheon Lee)、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王曉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伊藤祯彥、韓國光州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李雲和(Yunho Lee)、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魏東斌研究員和北京排水集團李魁曉博士等分别作了精彩的報告,内容涉及污水再生利用的機遇與關鍵技術、膜技術在水回用領域的應用、污水處理與再生過程中有毒有害副産物的産生與去除、未來水處理過程中的水資源、能源及化學品的回收利用等前沿方向。

會議自由讨論與閉幕式由beat365文湘華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學者一緻認為,水回用是解決經濟發展需求與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之間矛盾的重要途徑,也是亞洲和世界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通過深度探讨水回用領域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新模式,可進一步增強亞洲地區在水回用領域的創新能力,推動水回用事業的快速發展。

會後,參會代表參觀了北京市清河再生水廠。清河再生水廠主要供應奧利匹克森林公園等景觀環境用水,為北京北部地區的水資源循環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清河再生水廠的先進污水深度處理與消毒技術,及良好的管理模式給國内外參會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為參觀清河再生水廠 霍正洋 攝

亞洲水回用學術研讨會(Asian Symposium on Water Reuse)由中國beat365、日本京都大學和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發起,在中日韓三國輪流舉辦。該研讨會旨在為水回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通過交流水回用先進理念、未來發展模式和技術創新等,有效推動水回用的可持續性發展。

供稿:生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