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15年12月25日電(通訊員 郝喬)12月17日下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能源中心教授艾麗薩·帕克(A.-H.Alissa Park)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67期,作了題為《能源與材料可持續發展路徑——碳捕集、利用與封存》(Towards Sustainable Energy and Material: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的學術報告。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趙明副教授主持此次沙龍,5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帕克教授首先分析了工業革命以來由于化石能源利用造成的碳排放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系,在溫室氣體減排是控制全球變暖的關鍵途徑越來越被世界所接受的大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成為目前氣候變化技術領域研究的熱點。目前該領域大部分的研究是将捕集、利用和封存作為三個獨立的技術來開展,分别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但在認識到三者之間在工程應用上的緊密關系,以及整體降低成本的需求下,帕克教授的課題組率先開展了尋求碳的捕集、利用即封存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兩套創新的技術途徑。其一是對新型納米顆粒有機雜交材料(Nanoparticle 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NOHMs))的開發,該材料具有極強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可調控性,可用于高效的CO2捕集與催化轉化利用的過程;其二是通過利用鎂基、鈣基的礦物材料或者工業固廢,通過可調控的礦化過程實現CO2的永久捕集與封存,研究如何提高礦化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帕克教授作報告 郝喬 攝
帕克教授是哥倫比亞大學應用地球氣候科學與環境化學工程專業的教授、Lenfest可持續能源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CCUS、可持續能源轉化系統、從非常規能源資源(廢棄物、頁岩氣)合成氫及液态燃料等。曾于2009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教授獎”(NFC CAREER Award),于2010年獲傑姆斯·李青年研究家獎(James Lee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in 2010 Award)。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