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321期:測定共轭抗性質粒在微生物群落中的水平轉移與分布特性

beat3652016年12月06日電(通訊員 李鳳娟)12月6日下午,丹麥技術大學教授Barth Smets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321期,作了題為《測定共轭抗性質粒在微生物群落中的水平轉移與分布特性》(Measuring the horizontal transfer-range of conjugal plasmids: community-wide plasmid permissiveness)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水環境保護教研所文湘華教授主持,4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Smets教授重點介紹了攜帶抗性基因的質粒在土壤環境微生物中的水平轉移、分布與歸趨,以及其快速垂直轉移的可能性。Smets教授的團隊首先構建了熒光标記的攜帶抗性基因質粒的假單胞菌與大腸杆菌,并建立了一種基于流式細胞儀的熒光分選技術來研究含抗性基因質粒的轉移及分布規律,以及環境壓力的變化對轉移的細胞數量及分布規律的影響。此外,Smets教授還利用此技術研究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相關質粒在污水處理廠群落中的分布與轉移,通過分析采集自歐洲三個國家丹麥、英國和西班牙的樣品,建立了抗性相關基因在城市水系統中的傳播模型。目前,抗生素濫用已經成為不争的事實,抗生素抗性基因所引起的生态環境和人類生命健康問題不斷被曝光。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轉移作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傳播方式,應得到重視。Smets教授呼籲加強遏制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轉移的相關研究,防止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進一步蔓延和惡化。在講座結束後,Smets教授與到場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Smets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資源管理和工程,他在抗生素抗性基因生态特征、脫氮微生物群落特征與調控、氮資源回收、微生物群落形成機理與調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ISI期刊上發表文章140餘篇,H-index 30。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