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402期:走向更清潔的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的分子結構對納米顆粒物排放的影響

beat3652017年12月20日電(通訊員 黃飛帆 童心)12月19日上午,昆士蘭科技大學空氣質量與健康國際實驗室和生物燃料發動機研究實驗室教授、空氣質量科學和管理中澳研究中心副主任Zoran Ristovski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402期,作了題為《走向更清潔的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的分子結構對納米顆粒物排放的影響》(Towards cleaner biofuels: the influence of biodiesel molecular structure on nanoparticle emissions)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劉歡副教授主持,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現場

Ristovski教授介紹了生物柴油排放特征及其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随着普通柴油中生物柴油摻入的比例增大,其排放的顆粒物質量顯著減小。相比摻入乙醇導緻顆粒物排放數量濃度增大,摻入生物柴油後數量濃度無顯著變化。Ristovski教授進一步從生物柴油的成分、分子結構等角度對生物柴油的排放進行了介紹,氧含量更高的燃料排放的顆粒物質量更低、顆粒物粒徑更小、顆粒物團簇的結構更緊密無序。随後,Ristovski教授介紹了基于活性氧簇(ROS)和抗氧化劑(AOX)理論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高氧含量的燃料排放的顆粒物具有更高的氧化潛勢,因此會對人體造成更嚴重的損傷。最後,Ristovski教授講了化學家托馬斯·米基利發明汽油添加劑四乙基鉛和制冷劑氟利昂的故事。這兩種物質雖然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也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生物柴油是否能作為一種更清潔的燃料進行推廣,還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Ristovski教授的講座給同學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和思考。

Ristovski教授于貝爾格萊德大學獲得碩士(1993)和博士(1996)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動車排放納米顆粒物的表征、物化、傳輸及毒理性質。

供稿: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