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18年9月13日電(通訊員 劉曉霏)9月13日上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Claude Garcia博士做客環境學術沙龍,做了題為《生物多樣性的趨勢、政策和未來格局》(Trends, policies and scenarios of biodiversity: changing rather than predicting)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生态教研所的所長劉雪華副教授主持,來自beat365和地學中心的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Garcia博士首先通過展示不同的森林案例,與在座的師生們探讨 “森林”的定義。同一片景觀地在不同國家對森林的定義下,呈現出不同的結論。在熱烈讨論下,聽衆們贊同對“森林”的定義可以是面積大于0.5公頃,樹木高度大于5m,森林覆蓋度大于10%的景觀地。全球總共134億公頃的土地,其中40億公頃是森林覆蓋,而這40億公頃中,14億公頃為保護地。全球的糧食生産地是15億公頃,面積幾乎與森林保護地相當。在這樣的情形下,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格局值得全球關注。在生物多樣性模型的建立中,涉及到三個尺度:現實性、準确性和普遍性。Garcia博士課題組在非洲剛果盆地的研究圍繞當地土著民的生計活動與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的矛盾,綜合考慮現實性與普遍性,通過博弈遊戲建立起生物多樣性未來變化格局的認知。通過一系列的博弈模型,讓當地土著民理解生态過程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行為,讓管理者與土著民達成共識,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Garcia Claude博士作為研究熱帶森林的生态學家,目前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領導森林管理與發展團隊。他曾在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中非和哥倫比亞開展過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關注森林景觀的變化,利用參與式模型和博弈模型分析決策過程中的驅動因子和策略,從而緩解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

供稿:生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