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515期:大氣污染,健康,泰姬陵和電池酸位

beat3652019年8月15日電(通訊員 董趙鑫)8月14日下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Armistead G. Russell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515期,做了題為《大氣污染,健康,泰姬陵和電池酸位》(Air pollution, Health, the Taj Mahal and “Battery Acid”)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王書肖教授主持,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Russell教授首先簡單介紹了目前對大氣污染物諸如臭氧與PM2.5的形成認識,并闡述了其健康效應。随後,Russell教授逐一介紹目前諸多的研究進展。首先是水溶性PM2.5對活性氧物種生成的催化作用,通過将PM2.5與二硫蘇糖醇(DTT)的反應活性、PM2.5濃度和健康效應進行統計學檢驗,發現PM2.5先通過催化形成活性氧物種,再損傷人體健康可能是PM2.5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方式,同時,研究發現由燃燒源産生的PM2.5的健康效應更大。此外,Russell教授又介紹了空氣污染對泰姬陵建築表面光澤的影響。研究指出,由于空氣中大量的棕碳、黑碳等小顆粒的存在,使得泰姬陵表面吸附了大量的小顆粒,從而改變了建築物表面光澤,進一步研究表明,該地區垃圾和糞便燃燒對該事件有較大的影響。最後,Russell教授介紹了關于大氣顆粒物pH值的研究,研究表明現階段大氣顆粒物酸性較強,而對SO2排放的大幅削減可能由于NH3的緩沖作用,并不會帶來顆粒物pH值的大幅上升。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踴躍提問,氣氛熱烈,與Russell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Armistead G. Russell目前作為Howard T. Tellepsen Chair & Regents Professor任職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系,同時執導于Southeastern Center for Air Pollution and Epidemiology,曾任ES&T期刊副主編,獲Sustained Research Award等榮譽。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氣污染成因與健康影響,主要包括大氣污染物模拟、大氣污染物的健康效應、氣溶膠動力學和大氣環境化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