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532期:氣候政策、知識産權與實踐中的挑戰

beat3652019年11月8日電(通訊員 張詩卉)10月29日上午,紐約石溪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天然氣創新與技術研究所所長Devinder Mahajan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532期,做了題為《氣候政策、知識産權與實踐中的挑戰》(Climate Polic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環境系統分析教研所王燦教授主持,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Mahajan教授首先介紹了紐約石溪大學天然氣創新與技術研究所的概況,分享了他們在可再生能源離網儲存方面的最新進展,然後就知識産權與氣候變化的議題進行了詳細地探讨。美國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推動的專利法案極大地推動了以高校為代表機構進行的技術創新,緊随其後推出類似法案的中國、日本、巴西等國也在專利申請數和專利簽發數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2016年,美國、中國和日本占據了國際專利申請簽發數的62.2%。另一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心議題之一就是相關技術的國際轉移。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欠發達國家在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數和簽發數上都捉襟見肘,需要專利富裕國在技術上的援助。Mahajan教授認為技術創新是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在本世紀末實現2度乃至1.5度溫升控制目标的關鍵,與技術轉移與擴散相匹配的新型國際專利制度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核心。

Mahajan教授是紐約石溪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天然氣創新與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涵蓋能源管制政策、低碳技術、可持續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應邀在聯合國、美國能源部、歐洲議會等地作特邀報告110餘次,曾主持編輯特刊8次,持有15項專利。